想知道日本氣象廳什麼時候會將一個熱帶低氣壓升格為颱風嗎?根據他們的標準,當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以上,就會升格為颱風。例如,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晚間8時達到這個風速,日本氣象廳就會將其升格為颱風。
除了日本氣象廳之外,台灣中央氣象局和中國國家氣象局也有不同的升降級標準。追蹤颱風動態時,建議關注各個氣象單位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台,獲取最新的颱風資訊。同時,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也能隨時掌握颱風動態和預報。
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
- 定期檢查日本氣象廳的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以獲取最新氣象資訊,尤其是關於熱帶性低氣壓的最大風速數據。當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時,您將能即時得知該氣旋將被升格為颱風,並能夠提前做好相應的防颱準備。
- 下載並安裝專業的氣象應用程式,可以即時推送颱風動態更新,並提供日本氣象廳的升格訊息。這樣,您能隨時掌握颱風的變化,減少出行或工作的風險。
- 了解其他氣象單位的升降級標準,例如台灣中央氣象局和中國國家氣象局,這樣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來發現潛在的危險。這樣一來,即使在不同的區域,您也能夠正確評估颱風的強度,並及時調整行動計劃。
日本氣象廳何時升格為颱風?
了解颱風的升降級標準對於評估其強度及潛在威脅至關重要,但各國氣象單位所採用的標準卻存在差異,這常常讓民眾感到迷惑。
以日本氣象廳為例,他們的升格標準相對簡單明瞭,主要依賴「最大風速」來進行判斷。當熱帶性低氣壓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時,日本氣象廳會迅速報告將其升格為颱風。
舉例來說,假設在9月29日晚上8時,一個熱帶性低氣壓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這一趨勢將使其立刻被日本氣象廳識別為颱風。然而,與此相比,台灣中央氣象局和中國國家氣象局的標準更為多樣與繁複,它們不僅考量最大風速,還會綜合評估颱風的中心氣壓及其他氣象參數。
在台灣,中央氣象局將颱風劃分為四個等級:輕度颱風、中度颱風、強烈颱風及超強颱風,各級別對應不同的風速標準。而中國國家氣象局則進一步劃分為五個等級: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同樣依賴風速和中心氣壓之類的因素來判斷其等級。
因此,當你追蹤颱風動態時,務必要密切關注各氣象單位的最新資訊,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的指引,做好充分的防颱準備,以確保安全。
各氣象單位升級標準
要深入了解颱風的升降級標準,對於防範災害和掌握氣候變化至關重要。不同的氣象機構如日本氣象廳、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台灣中央氣象局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JTWC),各自擁有其獨特的標準。在2023年5月20日形成的颱風「瑪娃」為例,各氣象單位因其評估標準的差異,在升級的時間上有所不同,這不僅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理解颱風的等級,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每個機構的評估方式: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JTWC):以美國利益為重,JTWC的標準主要依賴風速。当熱帶性低氣壓的持續風速達到33節(約61公里/小時)時,便會被升格為熱帶風暴;而當風速達到64節(約119公里/小時)時,則升級為颱風。
- 日本氣象廳:這家機構的升級標準較為嚴格,除了考量風速,還評估颱風的發展趨勢及其強度。當熱帶性低氣壓的持續風速達到每秒17公尺(約61公里/小時)時,便會被提升為熱帶風暴;當達到25公尺/秒(約90公里/小時)時,則升級至強烈熱帶風暴;而風速若達33公尺/秒(約119公里/小時)時,則會被正式認定為颱風。
- 中國氣象局:其升級標準雖與日本氣象廳相近,但在颱風的命名和編號上存在差異。如熱帶性低氣壓風速達到每秒17公尺(約61公里/小時)時,升格為熱帶風暴;25公尺/秒(約90公里/小時)時升為強烈熱帶風暴;33公尺/秒(約119公里/小時)卻會被認定為颱風,而當風速達到41公尺/秒(約148公里/小時)時,則會被提升為強颱風。
- 香港天文台:該氣象單位的升級標準與中國氣象局和日本氣象廳相似,但在命名和編號上有所不同。當持續風速達到17公尺/秒(約61公里/小時)時會升格為熱帶風暴,25公尺/秒(約90公里/小時)時升為強烈熱帶風暴,風速到達33公尺/秒(約119公里/小時)即被認定為颱風。
- 台灣中央氣象局:台灣的標準強調颱風的強度和對當地的影響。當熱帶性低氣壓持續風速達到17公尺/秒(約61公里/小時)時,升級為輕度颱風;風速達到25公尺/秒(約90公里/小時)後,則成為中度颱風;而風速到達33公尺/秒(約119公里/小時)時,則會升格為強烈颱風。
掌握各氣象單位的升級標準,不僅能給予我們更清晰的颱風發展脈絡,還能幫助我們在面臨颱風威脅時,做出及時有效的防範與應對措施。
日本氣象廳將什麼時候升格為颱風?.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颱風升降級標準的差異
除了日本氣象廳之外,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氣象機構普遍擁有各自獨特的颱風升降級標準。例如,中國國家氣象局、香港天文台以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等,這些機構在升降級的標準上與日本氣象廳存在明顯的差異,導致同一颱風在不同單位中可能被評定為不同的等級。因此,經常會出現同一颱風在不一致的時間點被不同氣象單位升格或降格的情況。
以「海葵」颱風為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在9月12日下午2時將其降格為颱風,但到晚間8時,香港天文台卻做出了相同的降格決定。但9月14日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颱風,而隨著下午2時的到來,澳門當局也跟隨其步伐,使其再次升格為強颱風。晚間8時,這兩個機構又將其重新降格為颱風。這種升降級標準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各氣象單位所採用的評估指標和標準並不相同。
中國國家氣象局一般以颱風中心附近的最大風速作為升降級的依據,當風速達到每秒17.2米至24.9米時,便會將其升格為颱風;若風速超過每秒25米則會升格為強颱風。相較之下,香港天文台則採用十分鐘的平均風速來判定,當風速在每小時63公里至117公里之間時也會判定為颱風,而當風速達到每小時118公里以上則會被視為強颱風。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則遵循類似的標準,當風速達到每小時62公里至117公里時,亦將其升格為颱風,超過118公里則為強颱風。
因此,我們應該了解到,面對同一颱風在各氣象單位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的等級評估,這是因為它們各自的評估指標和標準有所不同。這也提醒我們在獲取颱風信息時,需密切注意各氣象單位的升降級標準,以防止出現誤解。
熱帶低氣壓升格為颱風的條件
或許你會想知道,熱帶低氣壓究竟在何時會被升格為颱風呢?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標準,對於升格為颱風的要求相當明確而嚴格,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能正式獲得颱風的名號:
-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7公尺以上: 這一標準顯示熱帶低氣壓的風力已經強大到可以對周遭環境產生實質影響。
- 具備封閉的低氣壓中心: 熱帶低氣壓必須擁有完整的封閉低氣壓中心,這是其成為完整氣旋系統的重要標誌。
- 持續時間至少12小時: 熱帶低氣壓需要持續滿足以上條件至少12小時,才能正式升格為颱風。
根據日本氣象廳的觀測,目前有一個熱帶低氣壓位於南鳥島近海,且其移動速度極為緩慢。儘管目前尚未達到颱風的標準,但該系統顯示出潛在的增強能力。如果它持續強化並滿足上述條件,則可能會被正式命名為今年第7號颱風蘭恩。
值得留意的是,熱帶低氣壓的演變過程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海面溫度、風切變與周遭氣候環境等。因此,即使目前的熱帶低氣壓尚未升格為颱風,我們仍需密切監測其發展動態,並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日本氣象廳將什麼時候升格為颱風?結論
追蹤颱風的動態,了解日本氣象廳何時會將熱帶性低氣壓升格為颱風,是確保自身安全的重要環節。當熱帶性低氣壓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時,日本氣象廳就會將其升格為颱風。了解各國氣象單位的升降級標準,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颱風的發展過程和潛在威脅,並及時採取防範措施,確保自身安全。
除了日本氣象廳外,台灣中央氣象局、中國國家氣象局等機構也擁有各自獨特的標準。在追蹤颱風動態時,務必關注各氣象單位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台,掌握最新的颱風資訊,並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的指引,做好防災準備。
日本氣象廳將什麼時候升格為颱風? 常見問題快速FAQ
什麼條件下日本氣象廳才會將熱帶低氣壓升格為颱風?
日本氣象廳以「最大風速」作為主要判斷標準,當熱帶低氣壓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7.2公尺以上,且持續至少12個小時,才會被升格為颱風。
假設熱帶低氣壓在晚間8時達到每秒17.2公尺的風速,日本氣象廳會立刻將其升格為颱風嗎?
是的!只要熱帶低氣壓的風速達到標準,且持續至少12個小時,日本氣象廳就會立刻將其升格為颱風,無論時間為何。
除了日本氣象廳以外,其他國家的升降級標準有什麼差異?
台灣中央氣象局和中國國家氣象局的升降級標準除了最大風速外,還會考慮颱風的中心氣壓和風暴強度等因素,因此其升降級時間可能與日本氣象廳有所不同。建議追蹤各個氣象單位的最新資訊,以了解最新的颱風發展情況。